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新能源车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排放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为应对这一挑战,某新能源车企根据生产需求,对其前风挡、后风挡和侧窗三个工作区的废气排放进行系统治理,并成功实施了抽排风设备改造。该项目通过采用先进的活性炭吸附技术,结合二级处理工艺,优化了废气治理效果,确保了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
1. 项目背景与工作区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针对新能源车企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废气问题,主要涉及三个工作区:前风挡工作区、后风挡工作区、侧窗工作区。这些区域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VOCs废气,给车间内外的空气质量带来影响。废气的主要来源是加工工艺过程中溶剂的挥发,这些废气在风量上较大,但浓度较低,处理难度较大。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废气的处理问题,车企决定在工作区内安装抽排风系统,并通过活性炭吸附技术对废气进行二次净化处理。
2. 废气特征与处理技术
该项目的废气具有以下特征:
- 风量大:由于三个工作区的生产规模较大,废气排放量相对较高。
- 浓度低:尽管废气排放量大,但其浓度相对较低,属于低浓度、大风量的废气类型。
鉴于废气的这些特点,传统的废气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应对。项目团队结合现场条件,采用了活性炭吸附法作为主要的废气治理手段。该技术通过活性炭的微孔结构吸附空气中的有机溶剂,从而实现对废气的净化。与其他技术相比,活性炭吸附法不仅能高效去除有害气体,还能降低运行成本,具有较强的环保优势。
3. 废气治理工艺流程
为了实现高效的废气处理,整个废气治理流程被设计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废气捕集: 工作区内安装吸风罩,通过负压抽吸系统将废气从各个排风口吸入废气管道,进行初步捕集。
-
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 废气被引导至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中,废气中的有机溶剂分子被活性炭的微孔结构“阻留”在炭粒表面,完成净化过程。这一过程保证了废气中大部分的VOCs得以去除,达到较高的净化效率。
-
离心风机排放: 净化后的废气通过离心风机进行进一步处理,风机的高效运转将处理后的废气通过排气管道排放至大气中。
-
高空排放: 净化后的废气经由15米高的排气筒排放到空中,确保废气不会对车间及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4. 技术原理与创新
活性炭吸附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微孔结构来吸附气体中的有机溶剂分子。这一过程依赖于气固分离原理,当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介质时,其中的VOCs分子被有效“吸附”在炭的表面,从而实现废气的净化。
通过这一技术,不仅能够去除废气中的大部分有害气体,还能有效提高废气处理设备的运行效率。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活性炭吸附法对低浓度、大风量的废气具有特别的适应性,因此成为本项目的核心技术之一。
5. 符合环保标准
该废气治理方案完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根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汽车制造业》(DB36/ 1101.5-2019)的相关要求,通过活性炭吸附技术处理后的废气排放已达标,且符合环保规定的最大排放限值。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为车企的生产过程提供了环保保障,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6. 项目效果与前景
该废气治理项目的实施有效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废气对环境的影响,提升了车间内外的空气质量。通过活性炭吸附技术的高效应用,VOCs废气的排放达到了环保标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助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未来,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进一步创新,类似的废气治理技术将在更多企业中得到应用。新能源车企的环保技术创新,也将在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